首页 黄芩 正文

茵陈黄芩散的配方-茵陈 黄芩

黄芩 5

文章信息一览:

黄芩汤的药方十二

黄芩汤方黄芩三两,芍药二两,甘草二两,大枣十二枚(劈)右四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再服,夜一服。 太阳与阳明合病主症有恶风寒,然后脉又有一点带弦。黄芩汤,人有一点口苦,但是都很不明显。

【来源】《伤寒杂病论》卷三。【异名】黄芩一物汤(《仁斋直指》卷十六)。【组成】黄芩12克【用法】咀。用水6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每次温饮150毫升。【功用】清热止血。

茵陈黄芩散的配方-茵陈 黄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黄芩汤证肚子绞痛,热在肚子里头,关到尺之间的脉都比较鼓,鼓起来。食物中毒的脉是左右关都是尖尖的。吃完饭有往上冲,有表证出来的感觉时候,用藿香正气散,那里面帮忙解毒用半夏泻心汤。

太阳与少阳合病,自下利者,与黄芩汤;若呕者,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。两阳合病,阳盛阴虚,阳气下陷入阴中,故自下利。太阳与阳明合病,是邪初入阳明之里,与葛根汤辛甘发散,以从阳也,又“下者举之”之法。

【药物组成】栀子仁半两,知母(焙)1两,甘草(炙,锉)1两,黄芩(去黑心)1两,大黄(锉,炒)2两。【处方来源】《普济方》卷二七四。【方剂主治】表热实,身体生疮,或发疮疖,大小便不利。

茵陈黄芩散的配方-茵陈 黄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【来源】《万病回春》卷五。【组成】黄芩 山栀 桔梗 麦门冬(去心) 当归 生地黄 干葛 人参 天花粉 白芍各等分 乌梅1个【用法】上药锉为一剂。水煎,食后频服。【功用】清热生津。【主治】上消渴证。

茵陈五苓散药方是什么,治什么?

1、五苓散五分 2克 【用法用量】【功用】利湿退黄。【主治】湿热黄疸,湿重于热,小便不利者。【药物组成】茵陈 4g ,白术 9g ,赤茯苓 9g ,猪苓 9g ,桂枝 6g ,泽泻 15g 。【处方来源】《方剂学》七版教材304页。

2、茵陈五苓散主要成份:赤茯苓、泽泻、猪苓、肉桂、白术(炒)。有温阳化气,利湿行水之功能。用于膀胱化气不利,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,水肿腹胀,呕逆泄泻 ,渴不思饮。

3、药物组成茵陈 4g,白术 9g,赤茯苓 9g,猪苓 9g,桂枝 6g,泽泻 15g。功用利湿退黄。主治 湿热黄疸,湿重于热,小便不利者。

4、茵陈五苓散【药物组成】茵陈 4g ,白术 9g ,赤茯苓 9g ,猪苓 9g ,桂枝 6g ,泽泻 15g 。【主治】湿热黄疸,湿重于热,小便不利者。

5、茵陈五苓散 【来源】《金匮要略》卷中。 【组成】茵陈蒿末30克五苓散15克 【用法】上二味,和匀。每次6克,空腹时用米饮送服,一日三次。 【主治】湿热黄疸,湿重于热,小便不利者。

茵陈与经方——茵陈蒿汤、茵陈五苓散介绍

1、功能主治: 清热利湿退黄。治湿热黄疸,一身面目俱黄,色鲜明如橘子,腹微满,口中渴,小便不利,舌苔黄腻,脉沉实或滑数。茵陈五苓散 组成服法:茵陈蒿末30克 ,五苓散15克。上二味,和匀。

2、急用茵陈汤调五苓散与之,数服愈。茵陈五苓散治传染性肝炎:用茵陈五苓散治疗传染性肝炎3例,肝功能均转为正常,黄疸指数迅速下降。其中一例肝功能损坏较严重,故恢复时间较长。

3、茵陈五苓散即茵陈蒿加五苓散(茯苓、猪苓、泽泻、白术、桂心)用于湿热黄疸,湿重于热,小便不利者。龙胆泻肝汤龙胆草、黄芩、山栀子、泽泻、木通、车前子、当归、生地黄、柴胡、生甘草,用于泻肝胆实火,清下焦湿热。

茵陈五苓散配方

【药物组成】茵陈 4g ,白术 9g ,赤茯苓 9g ,猪苓 9g ,桂枝 6g ,泽泻 15g 。【处方来源】《方剂学》七版教材304页。【用法用量】上二味,先食,饮方寸匕(6克),空腹时用米饮送服,一日三次。

组成服法:茵陈蒿末30克 ,五苓散15克。上二味,和匀。每次6克,空腹时用米饮送服,一日三次。功能主治:治湿热黄疸,湿重于热,小便不利者。

祛湿方:茵陈五苓散:白术、桂枝、茯苓、猪苓、泽泻等分为散,每用五钱,调茵陈蒿末一两,和匀,空腹,用米汤调服一汤匙,日三服。多饮热汤,取汗。

茵陈五苓散【药物组成】茵陈 4g ,白术 9g ,赤茯苓 9g ,猪苓 9g ,桂枝 6g ,泽泻 15g 。【主治】湿热黄疸,湿重于热,小便不利者。

【组成】茵陈蒿末30克五苓散15克 【用法】上二味,和匀。每次6克,空腹时用米饮送服,一日三次。 【主治】湿热黄疸,湿重于热,小便不利者。提醒您:茵陈五苓散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

茵陈五苓散 茵陈 6 白术 12 赤茯苓 12猪苓15 桂枝 7泽泻 15 主治湿热黄疸,湿重于热,小便不利者。

关于茵陈黄芩散的配方,以及茵陈 黄芩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
扫码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