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黄芩 正文

倪海厦讲白头翁黄连黄芩汤-黄煌倪海厦

黄芩 9

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倪海厦讲白头翁黄连黄芩汤,以及黄煌倪海厦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。

文章信息一览:

倪海厦伤寒论笔记(一七六)大黄黄连泻心汤

1、伤寒论第154条辨: 心下痞,按之濡,其脉关上浮者,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。大黄黄连泻心汤方:大黄(二两)、黄连(一两)。上二味,以麻沸汤二升渍之,须臾绞去滓。分温再服。【原文解释】病人感到心下痞塞,但按之柔软,其脉象关部浮的,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。

2、表不解,应该先解表,用桂枝汤。这里和桂枝人参汤不同,它是一个虚症,扶正祛邪可以同时进行;大黄黄连泻心汤是一个气分痞证,正气不虚,所以要先发汗解表。伤寒论条文之间是有联系的,旋复代赭石汤和桂枝人参汤,桂枝人参汤和大黄黄连泻心汤,是有层次的。

倪海厦讲白头翁黄连黄芩汤-黄煌倪海厦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、不煮时,取药之气,煮的话,取药之味。大黄、黄连味厚,黄连苦寒、解毒,想让它入血分时,比如解心脏血脉中的毒,用煮。泻心汤里的“心”是胃,泻的是胃中热,取其气。简单讲,舌苔黄,脉浮,就可以用此方。有时候无缘无故眼睛出血、流鼻血、牙龈出血,也都可用此方,取药之气,能降热。

4、大黄黄连泻心汤--明·方贤著《奇效良方》 【处方】大黄(五钱) 黄连(三钱) 黄芩(二钱) 【功能主治】治伤寒大下后,复发汗,心下痞,按之濡,其脉关上浮者,不可下,宜此药攻其痞。 【用法用量】上作一服,水二钟,煎至一钟,食远服。

5、心下痞,按之濡,有热象 40.附子泻心汤 大黄2两,黄连1两,黄芩1两,附子1两 上证而恶寒者(有汗出的情况)4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,黄芩,干姜,人参,甘草各3两,黄连1两,大枣12个 伤寒误下,心下满而硬痛者,为结胸,宜大陷胸汤;心下满而不痛,为痞,与半夏泻心汤. 上焦有热,中焦而下而寒。

倪海厦讲白头翁黄连黄芩汤-黄煌倪海厦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11.8.2条文11.91-11.98讲解及白头翁、秦皮的药性

白头翁的药性 《神农本草经》:白头翁,味苦,温。主温疟;狂易,寒热,症 zhēng 症瘕( [jiǎ] )积聚;瘿([yǐng])气;逐血止痛;疗金疮。一名野丈人,一名胡王使者。生山谷。白头翁:新鲜的时候是非常强的的抗癌剂,味苦,主要治疗感冒以后发热发冷,夏天中暑拉肚子,热到发狂的症状。

【192】 下利,其人虚极者,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主之。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方:白头翁二两、甘草二两、阿胶二两、黄连三两、黄柏三两、秦皮三两 适用产后下利血虚的情况,里面是有实热,但是身体虚寒拉肚子手脚冰冷,用白头翁甘草和阿胶。甘草有消炎作用,阿胶用来滋阴。

热利下重者,白头翁主之。白头翁汤方:白头翁二两,黄连三两,黄柏三两,秦皮三两。右四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一升,去滓。温服一升,不愈更服一升。2白头翁如果不往厥阴方向去想,他就是一个细菌性痢疾跟阿米巴原虫痢疾专病专方。

关于倪海厦讲白头翁黄连黄芩汤和黄煌倪海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黄煌倪海厦、倪海厦讲白头翁黄连黄芩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

扫码二维码